3.个人成长与工作成功一样重要
问:你在项目中是怎么做到持续创新的?
孙利滨:从一个研究方向的确定,所有人达成一致、合力推动完成,到能够真正在产品上落地、成为一个产品的卖点,被大家广泛接受,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。下一个发力点在哪里,我给自己足够的思考和预验证的时间。
创新的源泉是危机感。这次卫星通话功能上市之后,我就有这个危机感了:我们这个事做成了,后续的发展方向在哪里?再去研究一些能提高天线性能的方案?这个其实是比较容易想到的,从0到1已经做成了,从1到N总会有一些优化的方向。但怎么再去找一个从0到1的新方向?现在卫星通话功能的优化我可以再做个一两年,但我还能再做三年、五年吗?不太可能。
这需要我们提前去规划和布局。现在,我经常会去黄大年茶思屋、稼先社区看看。那里有很多的文章,也有很多启发性的讨论。另外,我也会从外部汲取资源,包括定期阅读学术论文和参加一些学术会议,了解有没有新技术,主动去洞察外部的专利,尽量给自己开拓眼界,吸收宇宙能量,探索新的前沿方向。我的小目标是,找到一些更有挑战、更前沿且可以落地的方向。
问:从入职开始,你就已经是PL了,从学生身份转换成主管,适应吗?
孙利滨:我27岁博士毕业,入职后我就开始带团队了。一个人去完成一个大的系统工程,很多事情推动起来会有些困难。而有了团队去拉动,大家群策群力,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认可和帮助。团队中有很多年龄比我大、入职时间比我长的同事,而我初出茅庐,对很多东西都不清楚,包括怎么去做管理,怎么做绩效沟通,怎么去拉动内外的资源,这些都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。
我向优秀的主管和专家学习,不断自我学习和自我升级,还参加了PLDP(PL发展项目)培训、教练式辅导、绩效管理关键时刻等课程,团队同事也给了我很大的信任和包容。卫星通话天线的成功商用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,而是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,大家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,整个过程非常漫长和曲折,但令大家欢欣鼓舞的是,我们的努力获得了回报,团队获得了公司年度工作会议奖-创新与技术突破奖、系统领域最高奖项-钱学森奖、2023年度终端BG十大发明等。团队士气鼓舞,大家也干劲十足,对后续的演进方向也更有信心了。业务的成功是团队的凝结剂,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。